一大早,跑着上船,有点喘。
又是一个我十年才来第二次的地方。第一次来,是1999年澳门还未回归中国前来的。为的是那不一样的入境印章。
十年人事几翻新,虽然还是小小的大三巴,但是被“装饰”了不少。
这座雕像还在,它是1994年澳葡政府分别在广场两侧竖立的中葡友好纪念物《男女与狗》。因为造型有点贬低中国人的意思,另一个《少女与狗》的雕像已经在2010年被拆了。上次来的时候,还看到《少女与狗》。
周末的大三巴,人头涌涌,很多自由行的游客。
我们夹在人群中,几经辛苦才拍到这张照片。
梯阶的尽头。
这座歌德式的教堂,是400多年前葡萄牙人把天主教带到了澳门后建的。教堂前后两次毁于火灾,剩下的只有那当初耗资3万两白银所建的前壁。教堂叫做“圣保禄”,葡语“圣保禄”的发音很接近当地方言中的“三巴”,于是被当地人称之为“大三巴教堂”。
美丽的前壁背后长这个样子。像个外表光鲜的富翁,但是虚有其表内在空洞、背后只有几支铁柱在支撑着。
穿过大三巴,我们再往大炮台走去。
人潮稀少的路上,享受一刻浪漫。
这座大炮台有大约400年历史了,本来是教堂的祭天台,后来被葡萄牙政府转为大炮台城堡。现在成了澳门的tourist spot之一。
从高处望下去看澳门,有繁华的摩天大楼、也有简陋的小组屋。
走了那么久,当然饿了。老公网上搜寻所知,来澳门必吃的大利来猪仔包。我们赶在第一炉面包出炉前来到,已经是人潮汹涌,好长的人龙啊~
据说因為柴烧猪仔包夾著大大块碳炉烤製的豬扒,外脆內软,很好吃。
排了20分钟,终于拿到我们的猪仔包了。
迫不急待的解剖中。
当、当、当、当...终于吃到传说中的美食。然而,因为它很出名,相对的我们的期望也很高。当入口不过如是时,难免有点失望。其实很好吃,只是没有想象中那么地...非它不可。
吃完油腻的猪仔包,再来一个高糖份的葡塔,为我们的澳门游画下完美的句点。
2011年1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