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世界就像一本书。或许当下我翻过的数页比你多。偶尔我们刚巧翻到同一页,但是各人的体验和领悟可能也会截然不同。 旅行不是比赛,不是去过更多的地方就赢了。旅行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自我成长的体验和分享爱的过程。

2013年6月24日星期一

叹息之桥...Doge's Palace, Venizie

来到威尼斯,你肯定不会错过的地标... Doge's Palace。
上网查了维基才知道,原来Doge's Palace的中文译名叫作“总督宫”,怎么感觉有点搞笑呢?

翻开威尼斯的历史,Doge的历史竟有千年之久了。
一个没有君王,由贵族统治的政府制度。

现在的Doge's Palace,是一座博物馆。


这一座典型的歌德式建筑,建于1309年到1424年间。

历史故事总是比较沉闷,带队的导游小姐说的比较多的是Casanova的故事。
2005年,美国人把Casanova的故事拍成了电影。

Casanova是一个18世纪享誉欧洲的大情圣,据说他曾被囚禁在Doge's Palace的密室里。如果你冬天来,day tour会有secret itineraries带你参观Doge's Palace的密道。
夏天,天气太热了。


可以照相的地方到此为止。
24K黄金的天花板,贵气十足!

比起正堂那满布名画的雕花天花板,这个真的是小巫见大巫。


我们即将进入的是...著名的叹息桥。
叹息桥的两端连接着法院和监狱,死囚在被判刑后会被人带走通过此桥时,常是行刑前的一刻,因感叹即将结束的人生而得名。

还好我只是游客,没有什么好叹息的。


这座巴洛克风格的密封式拱桥,由内向外望只能通过桥上的小窗子。
看到那在岸上密密麻麻的游人吗?


Doge‘s Palace正在进行修复工程,叹息桥都成了广告桥了。

感谢美国来的游客帮我们照相。


这座桥十年前的模样。
天~我还真的...好可爱~哈哈!

2011年9月。

2013年6月21日星期五

From Spanish Steps to Trevi Fountain

那天,我们一早逛过了Vatican City。
中午又走了一趟Ancient Rome。
双脚其实已经累得不得了了,但是还是硬撑着到Spanish Steps看看。

Spanish Steps,Scalinata della Trinita dei Monti,一座户外阶梯,连接着西班牙广场而得名。阶梯顶端那座教堂却是由法国国王资助建造的天主教教堂,Trinita dei Monti。
这座于1725年建成的阶梯是全欧洲最长最宽的阶梯,总共有138阶。

没有人的时候,她宁静而美丽。


可惜她是罗马热门旅游观光点,所以...总是人山人海~ 阶梯都成了大家歇息的地方了。


讲一下tourist trap的小故事。
我们看到好几个兜售玫瑰花的小贩,虽然买一支玫瑰送给心爱的人很浪漫。
但是那得出自自愿,我看到的却是咄咄逼人的小贩。
一直不停地逼近,然后想硬塞一朵玫瑰花给你。吓得我叫了起来,他也被吓跑了。
后来,我看到他竟然把一朵玫瑰花抛到一个坐在阶梯上的亚洲游客身上,然后硬跟她们要钱。欧游的朋友,小心哦~


我们挣扎了好久,最后还是决定走完那138阶的阶梯。
黄昏时分,顶端的教堂已经关门了。
我也累得说不出话了~


阶梯尽头的喷泉。
Fontana della Barcaccia...巴洛克式的淡水喷泉。
原来它的中文译名叫作破船喷泉,好无气派的名字。


人的意志力很厉害,明明就累到不行了,但是潜意识却说,再走走、再看看吧~
也不知道我怎么做到,就从Spanish Steps走到了Trevi Fontain。

原本以为Spanish Steps那座破船喷泉已经很美了,殊不知一山还有一山高。
当我们看到这座藏于三条街道交叉口的Trevi Fountain时,才知道什么叫做鬼斧神工。

Fontana di Trevi,特莱维喷泉。
它是罗马最大的巴洛克风格喷泉,高25.9公尺、宽19.8公尺。


Trevi Fountain 的传说...
旅人如果投掷一枚钱币在Trevi Fountain他们以后将会再度重返罗马。
1954年的电影“罗马之恋”里说,如果人们投掷两枚钱币在Trevi Fountain的话,将会遇到新的爱情。而如果投掷三枚钱币的话,至少会结婚或离婚。

我们投了一枚。


喷泉的左侧。
别以为我们避开人群拍亲热照。
这可是热门的kissing spot,我们等了好几对恋人拍完他们的kissing shot才霸到这个位置。

Love in Rome!


题外话,Trevi Fountain的修复工作在今年的春天展开,由Fendi集团出资赞助。
2015年,Karl Lagerfeld计划在这里举办一场时装秀。
或许,2015年,我们会再回来。

2011年8月。




2013年6月14日星期五

迷失威尼斯

打开维基百科,发现威尼斯有很多别名...“亚得里亚海的女王”、“水之都”、“面具之城”、“桥之城”、“飘浮之都”、“运河之城”及“光之城”。Luigi Barzini曾在纽约时报形容它为“无疑是最美丽的人造都市”,时代线上也称赞威尼斯是欧洲最浪漫的城市之一。

对我来说,它的美不是只字片语能表达的。
如果你来过,你懂的。
旅游高峰时期访威尼斯,火车站是人山人海。
一走出火车站,那一片lagoon的美,立即震撼了老公。


在来的路程上,我跟老公说我曾经在威尼斯迷路过耶。他说,这次不会了。 

搭水上巴士到威尼斯主岛,在San Marco广场下船。
然后,根据酒店网上提供的地图...

十分钟后,我们迷路了。哈!
老公很懊恼,我笑着对他说...Well....We meant to get lost in Venice!


问了好几人,兜兜转转了好久。
结果,我们在两条大路的小横巷里找到了一个小小的暗道通往一个死胡同里。
那可爱小巧的boutique hotel就躲在里头。


我们问了酒店的职员,迷路了怎么办。
她说你问路时要问Campo San Lucia怎么走,然后跟着地图很容易就找到了。
Hmmm....你说的倒挺容易。


从酒店匆匆忙忙地赶出来到Lido去兜一圈。
回到威尼斯是已经黄昏时分了。

赶在太阳下山前走一趟San Giorgio...威尼斯上的另一座岛屿。


Basilica di San Giorgio Maggiore,这座于1610年完工的大教堂,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知名建筑师Andrea Palladio所设计,也被认为是他最好的作品。

白色的大理石外观,若在这里举行婚礼,多美啊~


在这里,可以遥望对面的Piazza San Marco,游客也比较少。
可能已经接近黄昏,教堂都关门了。
身边的游客都在热情的接吻自拍,我们也情不自禁起来。

看到我们身后的那对情侣吗?

Everyone is in love in Venice!


匆忙了一整天,累了。
搭上水上巴士,来一趟游船河。
在水上慢慢地欣赏威尼斯的美。 


来,见识一下妮妮气吞上河的气势!


黄昏的威尼斯,一个字,美!


2011年9月


2013年6月5日星期三

Nobu@InterContinental Hong Kong


偶然翻开美食杂志,介绍Nobu。
NOBU卖的是创意日本料理,主办人及主厨Nobu Matsuhisa(松久信幸)结合日本东京传统的寿司训练、在南美秘鲁及阿根廷的生活点滴以及他在世界各地的游历经验,创出全新派别的日本菜式。NOBU至今于全球已设近30间餐厅,而NOBU InterContinental Hong Kong则是他在亚洲区(日本以外)的第一间餐厅,于2006年开业。

出发前,老公在机场给我们的hotel发了电邮,让他们帮我们reserve星期天的午餐。
Check-in时,大堂服务员就提醒我们餐厅订到了,记得准时出席。

星期天早上,从我们位于漆咸道出发、沿着弥蹲道、逛完海港城、绕过星光大道...

星期天的星光大道,根本是游客的天下。
既然来了,我们也来拍张照片留念一下。


可爱的小童,举起V手势让爸爸照相。


巧遇刘德华,当然要拍张照片留念一下啦~


绕了一大圈,终于到了。
入口很stylish,期待他的创意料理。


入口的另一边的摆设,很传统的日本料理店摆设。
即是创新,又是传统,有点混淆。


餐厅没有很日式的装潢。
老公报上大名,我们被安排坐在靠窗望海的位子。
虽然人很多,但是还未至于爆满。只是因为预订,位子比较好一些。


我们其实有备而来,星期天的Sunday Lunch。
因为晚餐的testing menu一个人叫价上千,相比起来这个Sunday Lunch还真超值了。

加了HKD110,来个free flow sake。


等待中...


还没开餐,我们就喝了起来。
走了那么多路,还真有点渴。
冰冰凉凉的清酒,带点甜味很容易入口,不知觉就喝了不少。


头盘端上来时像一幅画。
八款前菜每人可以选四款,于是我们每一款都点了。
热的、冷的、生的、熟的、酸的、甜的、辣的、苦的...所有滋味都到齐了。
少吃多滋味,配上冰凉的清酒,胃口立即大开。


主菜一:Beef Wasabi Salsa Rock Shrimp Creamy Spicy
鲜嫩的牛肉配上微呛的山葵Salsa,味道刚好。


主菜二:Black Cod Saikyo Yaki
据说是这里的招牌菜。虽然京烧不是很罕见,但是他们家的还真烧得好好吃。
这鱼肉根本就是甜的。


酒过三巡,有点醉了。
心想反正是无限添加,那么喝多点比较划算,结果喝多了。
Free flow的坏处吧~

背向着维多利亚港,那天的天气雾很浓,看不清对岸。
加上我的头也很晕,更看不清了。


杂锦寿司。
虽然食物的分量不大,但是我觉得开始饱了。
或许真的喝多了。


另一个主食,樱花虾蒸饭。
热腾腾的石碗装着蒸饭,带点饭焦和樱花虾的咸香味,我很爱!


甜点一:Chocolate Bento Box。
照片拍得毫无美感,因为我醉了。
但是那自家做的绿茶雪糕和巧克力心太软的美味还在脑海里印象深刻。


甜点二:Crystal Pearl。
有点让人失望的food presentation,但是入口酸甜。
恰好醒醒酒。


老公很能喝,但是经过三瓶sake后,他也投降了。
第一次看到老公接近醉酒的样子,可爱吧~
这也是第一次吃完午餐,我觉得力不从心站不起来。


我俩挣扎了好一会,等醉意没那么重后才步伐蹒跚地走出餐厅。

2013年4月。

2013年6月4日星期二

渔人码头x淡水老街

坐了接近二十个小时的飞机,从Austin到LA,从LA到台北。
凌晨五点多到达桃园机场,搭上机场巴士到台北车站,再转捷运到新北投。
结果,我们定的客房还没有ready。

于是,出去走走。

吃过早餐,搭上到淡水的巴士,在渔人码头下车。
两个极力跟时差纠缠着的人,努力挤出笑容拍照留念。


早上九点多的weekday,人潮很少。
三月的天气乍暖还冷,很舒服。


没有做功课的旅游,才知道这座桥叫做情人桥。
好像在哪一部偶像剧里出现过叻~
看到老公睡眼惺忪的样子,好可怜哦。


从桥上往下望,清晨的码头没有什么人气。
我还以为渔港在这个时候应该很热闹。


小小的历史背景...
情人桥为单塔斜张桥设计,照形仿造帆船。夜间有白色、蓝色、粉红色、绿色等四种灯光色彩变换。每当夕阳时分,站在这渔人码头最高点,可以欣赏台湾八景其中之“淡水暮色”及“观音吐雾”,也可以遥望大屯山,欣赏渔人风气。
看来,我们来错时间了。



这里是淡水第二渔港,完工于民国76年。
坐在堤边发呆抗时差,还真不错。


在港口的木栈道,一字排开大大小小的档口。
可惜太早大都还没开门,一个刚开门的店主好心帮我们照的相。


逛过码头,转移阵地到淡水老街。
老街的菜市场,跟那空荡荡的码头差很远。这里人气十足,人头涌涌。


新鲜出炉的肉圆,来一个!
写这篇游记是适逢台湾爆出毒芡粉事件,不知道我有没有中毒呢?


小档口很local, 位于吵杂的菜市场内,正对面有个猪肉档。
肉圆口感很浓稠,一口桨粉一口猪肉的感觉。


从菜市场走出来,老街的另一边也有很多小吃档。看到最多的是“阿给”。
还要有不同口味的,随便走进一家“阿给”店。
看着那琳琅满目的口味,点了一个原味阿给。


阿给长这个样子。
原来是stuffed tofu,内馅是蔬菜,淋上甜甜的酱汁。感觉还挺平庸的。


还好我们只点了一份,吃多了应该会腻。


到处乱逛,老公真的很累了。

基隆港,靠港口的那一边没有很多人潮。
我们安静地走着等着hotel check-in时间到。
偶尔没有planning的旅途也蛮爽的。


200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