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世界就像一本书。或许当下我翻过的数页比你多。偶尔我们刚巧翻到同一页,但是各人的体验和领悟可能也会截然不同。 旅行不是比赛,不是去过更多的地方就赢了。旅行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自我成长的体验和分享爱的过程。

2013年5月29日星期三

Happy Hour @ Tokyo: 居酒屋

昨天在整理照片时,发现了我们去东京旅游happy hour的照片。
良辰美景,美酒佳肴。哈!

那天跟Yuko约了happy hour,可惜她加班了。于是,在等着另一位朋友,Saiko。
傍晚的东京街头,人潮不断。


居酒屋名字叫做隐居,同行的Saiko说这是她们happy hour的老地方。
顾名思义,这家店隐藏在小巷子里的底楼店铺。微暗的灯光,跟着waiter往内走。
然后惊喜地看到里头别有天地,都是一小栋一小栋类似Smurf的蘑菇屋的小房子。房顶还有个小阁楼。
Saiko要了阁楼的位置。小小的梯阶,小心翼翼地走上去。


阁楼上往下望,中间还有着普通的座位。
人潮涌涌。


我们所在的“阁楼”,其实离屋顶还不到5米高。上来时大家都得弯着腰、席地而坐,还蛮有压迫感的。
但也不失为另一种体验。


一坐下,waiter就端上一碗精致的小菜。


看看menu,今天happy hour推介的特价啤酒。
可是我们今晚不喝啤酒。

Menu是waiter端上的一张白纸。密密麻麻的日文,有看没有懂。
点菜还是让在地人来吧~

Warm-up 先来一杯绿茶鸡尾酒。
大大的陶瓷杯盛着,闻起来阵阵绿茶香、入口甜中带点茶味、冰冰凉凉的。
Saiko 说这是女人喝的酒,但是喝多了还是会醉哦~


开始上菜咯~
上菜的速度非常龟速。因为来喝酒的多是要消磨时间,这里并不追求速度。

第一道开胃菜,不知名。哈~
凉拌茄子吧。


我不吃茄子,但是在大家盛意拳拳下,还是尝了一口。
咦?没有我所讨厌的茄子味,清爽而易入口。非常refreshing!


再来一个开胃菜,冰镇番茄淋上微辣的葱蒜汁。


灯光本来就暗暗地,再加上酒精作用,照片也开始模糊起来。
来日本怎么可能不吃鱼生呢?
新鲜的sashimi配cocktail,ho chiak!


自家做的鱼饼,每天新鲜制作。


带点西式的烤牛小排,入口即化。


鸡尾酒只是warm-up,开始进入正题了。
终于等到Yuko下班加入我们,来瓶大大冰冷的sake,恰好符合初秋的东京。


美食继续上场。
蟹肉可乐饼,超级高卡但是美味得让人无法抗拒。


再来个酱烤三文鱼。
虽然食物的portion多不大,但是一小口一小口不停地吃,开始饱了。


上来的菜口味越来越重。
味增炒菇菌和茄子,刚好下酒。


四个人,不消一个小时就搞定了一大瓶sake。
继续追加,开始warmig down,来点温的清酒吧~


看起来还很清醒的样子,但是骨子里有点昏了。哈!
Yuko指导下,正确的日式倒酒方式。两手轻举起酒杯,添满后要微微点头道谢。
而且哦~据说日本人忌讳为自己倒酒,说这样会让我们找不到另一半喔~


Yuko特地点了一盘豆腐解腻。
几分醉意的我一大勺子送入口,淡而无味。
大姐,忘了调味啦~
盐巴、芝麻、姜茸、wasabi,调一调,味道即刻变好吃。


这次我聪明咯~ 点了盐巴才放到口里。哈!
这照片拍得不好,这芦笋长得比我拇指还要粗呢。
通常这么粗的芦笋都会很老,可是这个不会。

看到吗?左上角有杯类似橙汁的饮料,final round cocktails。
哈~我们怎么那么能喝啊?酒逢知己千杯少~


wrap-up一定要来一个炒饭或炒面。
据说这是日本人喝酒文化的指定动作,虽然我已经饱到不得了了,可是还得入乡随俗吃几口。


买单时waiter拿上来的那张单长得吓人。酒醉三分醒,我还能算汇率。
四个人,饮饱吃醉撑着肚皮,才马币四百多块,真的不算贵咯~
还有无价的开心回忆。

回来后发现我相机里有很多这么朦朦胧胧的照片,估计是我醉后的杰作吧。哈!
带着七分醉意的我们,仍然坚持步行20分钟回到Yuko那个迷你得很可爱的小公寓去。

2009年9月。

2013年5月28日星期二

老成都,新风貌:宽窄巷子


寒冬的成都。
吃过早餐,我们悠闲的旅游出发去。
第一站来到宽窄巷子。

据说这里是成都少城时代保留下来的街道,历史可追溯至2300年前。也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需之一。可是眼前看到的,街道虽是古色古香但是仍然觉很新颖。网上搜索才知道这里原来近期才刚改造竣工。是因为地震的缘故吗?

计程车停在巷子外面,我们就看到一左一右的两条巷子,一为窄、一为宽。
商量了一下,我们决定从小开始,于是往窄巷子走过去。


这巷子一点都没有狭窄的感觉。何谓窄呢?


瞧!我找到了什么?
一家古色古香的Starbucks,中西合璧。


坐在这么优美的环境喝杯茶,不知今夕是何夕。


街边也不乏琳琅满目的成都小吃。
成都的小吃很出名,历史悠久、品种繁多。
可是看到这个麻辣五香兔头,还真有点恶心。


宽窄巷子之间的横巷。
老公可爱的pose。


走入宽巷子,是比较宽。但是也不是那么宽。何谓宽呢?


古宅for sales!
这里竟然还有示范屋。


怎么说呢?这房子看似新却很旧。
房子建筑仿造古代的院子,感觉就是花钱买新的旧东西。


家里的后庭院里有口千年古井,够酷吧~


客厅里就这么摆了个圣旨怎么样?
是赝品吗?哪个朝代的圣旨是刻在石头上的?
人挤人的示范屋里,就是没有一个讲解员。
哦~其实是有的,都在招呼potential buyer了,看我们两个长的那么像白撞的,懒得理我们。


好咧~午餐时间到!
找了一家可以看表演的茶馆。

随着“店小二”到底楼去。从我们的座位往上望,仿佛穿越到了古代。


茶馆一角仍保有旧时的风貌,但是只供摆设。


成都的饮茶文化很盛行,据说也是古老巴蜀年代的文化遗产之一。
成都人闲来无事就爱泡茶馆,难怪茶馆满街都是。
像我们来到的这一家,除了饮茶,还有小吃和表演。

成都人饮茶有其独特的盖碗茶具,即:茶盖、茶碗、茶船子。所以茶馆外多都写着盖杯茶。
看那茶叶在杯中浮沉、淡淡的绿茶伴着花香,气质顿然高雅了起来。哈!


成都小吃,麻辣面和宽粉。
味道就是,麻和辣。


龙抄手,不就是我熟知的云吞嘛。
汤圆,清汤淡而无味,汤圆的馅是咸的,有点不习惯。


表演快要开始咯!!!


四段表演,压轴的是四川闻名的变脸。
看那师傅在台上手一挥、脸一变,很是精彩。

表演接近尾声时,他走下台跟每张桌子的客人握手。
他就这样气定神闲地跟老公握一握手。


然后,头一低一抬就变了张脸。神啊!


虽然街上人来人往,那又如何?
爱,就要敢敢现出来。哈哈!

2012年1月。

2013年5月27日星期一

古罗马帝国

开始打算欧游,老公的comment只有一个。意大利!
为什么?因为意大利料理很好吃。

每次出游,都让我有个借口买一本旅游指南。虽然网上的资讯很丰富,可仍然觉得握在手里的实在些。
出门前先做些功课,看看自己将要去的那些地方的历史背景。


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后,我们来到了罗马。
出乎意料的是,过关奇快。那移民官接过我的护照、翻开、打个印、连正眼都没看我一下,就这样。

从机场走出来,跟着指示牌来到所谓的机场火车站。
空荡荡,偶尔几只白鸽飞过,第一个感觉是,我们有来错地方吗?


看到吗?那ticketing machine上的蜘蛛网。
好像被荒弃的火车站。
老公说罗马是古城嘛,所以连带机场的设施都有点古老也不为过。


最终我们还是顺利搭上列车安然到达我们的酒店。

一走入我们的房间,有点愕然。
付了过百欧元换来的房间,这也未免太小了吧?
估计这古城寸土黄金吧。


照片摄于凌晨四点钟,从我们的房间窗口往外望的街景。
为什么?Jetlag了。

想想几个小时前,我们从Roma Termini拖着疲惫的身躯出来,就连吃晚餐时眼皮都快闭上了。
躺在床上,人虚脱地昏睡过去。
可是,凌晨四点钟,我俩不约而同地醒了。


实在睡不着的老公把自己挂在窗口,等待着六点钟酒店的早餐开放。


一大清早就逛了Vatican City, 到了中午我们竟然还精神奕奕。
中午参加了一个Ancient Rome Walking Tour。

老实说,对walking tour其实没太大的概念。
集合时导游小姐慎重地跟我们说,这是一个“walking tour”,顾名思义就是要用走的。

而这一走,就是两个半小时。还得是上下斜坡,一路崎岖不平。


在炎夏的午后,日正当头,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启程咯!

古罗马时代,人们建造了长长的“columns”,把远在山上的泉水引到宫里去。用于饮食及沐浴。虽然几千年过去了,这城墙也被拆得七七八八,但是在这里我们还是可以取得山上的泉水,只是换成了现代的piping system。

可是想想那千百年以前古人的智慧,还真让人佩服。


20分钟以后,那当头的烈日,炎热得让人有点昏眩。
一路听着故事,随手拍着照片。

即使是一座不完整的雕像,和一块刻满不懂文字的石碑都是一段段深长的历史。

导游小姐跟我们说,我们教底踩着的,是有着两千五百年历史的石砖。
天!在这城里,仿佛随便一块石头都是古董吧。


虽然我们在一大堆的瓦砾堆中走来走去,老公仍然乐此不疲地不停拍照。


这里曾经是古罗马皇宫主要宫殿,看不出来吧!


现在只剩下这些了,据说当古罗马天主教占领整个古罗马帝国时,把这里拆了来建造Vatican City。


再往高处走,来到这里。
你能想象这里是曾经辉煌一时的古罗马帝国皇宫的饭厅吗?


参观过古老的罗马皇宫(一堆瓦砾)后,我们慢慢的从Palatine Hill走下来,看来几个凯旋门。

凯旋门是古罗马时代建来庆祝每次战争的胜利。它是古代战争史的证据,每座凯旋门后面背负着的都是成千上万的亡魂。


把镜头从高高的凯旋门拉下来,都是满满的游客在摆着pose拍照。


罗马的地标之一,The Colosseum (斗兽场)。

Colosseum原本的名字叫做Anfiteatro Flavio,古罗马帝国时代建造。是当代伟大建筑代表作、也是目前史上最大的露天剧场。要知道它的历史,网上一大把。


参加day tour的好处之一,虽然比较贵但是可以skip the line。如果你看到那长的惊人的人龙时,就会觉得物有所值了。

Colosseum的内部,这里有大约五万个座位,据说当时要让五万名观众填满这里的每一个座位 只需15分钟。这里有很多出入口,每个都标上不同的标记,观众随着不同的入口进入,依序地填满每个座位。这么高效率的设计,突然觉得古人怎么比我们聪明那么多。


这上山下山马不停蹄的2.5小时walking tour,对于很少真正走路的我们来说实在太累了。
感觉上我的双脚都不属于我了。


外加一段爱情故事。

我们同团的一对老夫妇,他们走得很慢。两个多小时里,老公公一刻都不曾放开老伴的手。

爱情,不是我们现在有多甜蜜,而是当我已经人老珠黄时,你仍然把我当成掌上珍宝。



2011年8月。